(相关资料图)
自然界中水结冰等相变现象非常普遍。30日,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,来自该所与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,首次通过实验证实水结晶成冰时可以直接形成立方冰,澄清了关于立方冰能否自然形成的争议。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《自然》杂志。
在自然界中,我们常见的冰都呈六角片状,被称为六角冰。早在1935年,诺奖得主、美国著名化学家莱纳斯·鲍林就曾预言还存在另一种形状的冰——立方冰。“然而,单晶、纯相的立方冰是否自然存在,一直都是科学界广泛关注但悬而未决的争议问题。”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白雪冬坦言。
通过研发原位冷冻电镜技术,结合原子分辨像差校正电镜技术和低剂量电子束成像技术,研究团队成功以分子级分辨率观测了冰的生长结晶过程:在低温冷盘上,气相水凝结成冰晶时,立方冰优先形核生长,同时六角冰也在独立形核生长。
立方冰的分子级成像及形核结晶过程。中科院物理所供图
“我们通过实验证实了水结晶变成冰的过程中,可以形成各种形貌不一的单晶立方冰。”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王立芬说,但是,随着时间的增加,在冰晶整体中,六角冰的占比会逐渐增加。据此,研究人员认为,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异质界面,比如灰尘、矿物质的表面,在立方冰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。
白雪冬表示,这项研究对冰晶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研究、冰晶合成与应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。
责编:姚懿轩
来源:科技日报